首页 >> 行业资讯 > 综合百科 >

采桑子欧阳修

2025-04-16 17:29:03 来源:网易 用户:都蓓枫 

《采桑子·群芳过后西湖好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,描绘了暮春时节西湖的美丽景色。这首词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淡雅的语言风格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。

上阕开篇即点明主题:“群芳过后西湖好”,即便百花凋零,西湖依然展现出迷人的风采。这里不仅没有因花落而感到惋惜,反而强调了即使在群芳凋谢之后,西湖依旧充满魅力。接着“狼藉残红,飞絮濛濛”两句,用“狼藉”来形容散乱的落花,“飞絮濛濛”则生动地刻画了柳絮飘飞的情景,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。而“垂柳阑干尽日风”一句,则通过描写垂柳随风摇曳的姿态,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,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惬意。

下阕继续深化这一情感基调。“笙歌散尽游人去,始觉春空。”原本热闹非凡的游湖场景逐渐归于平静,当游客离去后,才真正体会到春天悄然远去的惆怅。然而,这种淡淡的失落并未带来沉重的情绪,而是转化为对宁静之美的欣赏。“垂下帘栊,双燕归来细雨中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:微雨中,双燕翩翩归来,为这寂静的空间增添了生机与活力。这样的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闲适心境,又巧妙地点明了主旨——无论外界如何变化,内心的安宁才是最珍贵的财富。

整首词通过对西湖风光的细腻观察,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。它告诉我们,在面对人生起伏时,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和的心,享受当下所拥有的一切美好事物。同时,《采桑子》也体现了宋代文人普遍追求的精神境界,即在繁华背后寻找内心的宁静,并将这种体验融入诗词创作之中,使之成为永恒的艺术经典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