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百尺竿头什么意思】“百尺竿头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后,仍不满足现状,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。这个成语源于佛教禅宗的故事,寓意着不断进取、永不止步的精神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百尺竿头 |
拼音 | bǎi chǐ gān tóu |
出处 | 源自佛教禅宗典故,最早见于《景德传灯录》 |
字面意思 | 百尺高的竹竿顶端,比喻已达到很高的境界或成就 |
引申意义 | 表示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,仍要不断努力,追求更高层次的突破 |
二、成语来源与故事背景
“百尺竿头”最早出自唐代禅宗大师的对话。据传,一位僧人问禅师:“如何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?”禅师回答:“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”意思是说,即使已经站在百尺高的竹竿顶端,也要继续向上攀登,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。
这个故事强调了“不满足现状”的精神,鼓励人们在取得一定成功后,不要停滞不前,而应继续努力,追求更高的目标。
三、用法与例句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
鼓励他人继续努力 | 他已经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,但他说:“百尺竿头,还需再进一步。” |
自我激励 |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就自满,要记住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。 |
描述进步状态 | 这个团队已经发展得很好,但他们的目标是“百尺竿头”,不断突破自我。 |
四、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
问题 | 说明 |
错误使用 | “百尺竿头”常被误用来表示“已经很高了”,而忽略了其“还需继续前进”的含义。 |
正确理解 | 应结合上下文,理解为“虽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,但仍需继续努力”。 |
五、总结
“百尺竿头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它提醒我们,在取得成就之后,不应止步不前,而是要保持进取心,不断挑战自我,追求更高的目标。这种精神在个人成长、事业发展乃至人生道路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表格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百尺竿头 |
含义 | 在已有成就基础上继续努力,追求更高目标 |
出处 | 佛教禅宗典故 |
用法 | 鼓励进取、自我激励 |
常见误用 | 被误解为“已经很高了” |
精神内涵 | 不断进取、永不满足 |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