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惊涛骇浪是什么意思】“惊涛骇浪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非常猛烈、剧烈的波浪,也比喻充满危险和困难的环境或局势。这个成语在文学、新闻报道以及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的应用。
一、成语解释
成语 | 惊涛骇浪 |
拼音 | jīng tāo hài làng |
释义 | 形容波浪非常大、猛烈,也比喻危险、艰难的处境或局势。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”虽非直接出处,但类似描写多见于古文诗词中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象或比喻人生中的重大挑战。 |
近义词 | 波涛汹涌、惊心动魄、风浪险恶 |
反义词 | 风平浪静、安如泰山、平静无事 |
二、成语详解
“惊涛骇浪”由“惊涛”和“骇浪”两个部分组成:
- 惊涛:指令人震惊的大浪。
- 骇浪:指令人害怕的巨浪。
两者组合在一起,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,表现出自然界的狂暴力量。同时,这个成语也被引申为人生中所面临的巨大困难或动荡不安的局面。
例如,在描写航海时,可以说“船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”,而在描述社会变革时,也可以用“面对惊涛骇浪的改革浪潮,我们必须坚定信念”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自然描写 | 海面上掀起惊涛骇浪,船只摇晃不定。 |
历史事件 | 改革初期,社会上出现了惊涛骇浪般的舆论波动。 |
文学作品 | 小说中描绘了主人公在惊涛骇浪中寻找希望的故事。 |
日常生活 |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他表现得沉着冷静,不被惊涛骇浪所吓倒。 |
四、总结
“惊涛骇浪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自然描写成语,更是一种象征意义深远的表达方式。它既可以用于描写大自然的壮阔景象,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重重考验。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情感与情境。
通过表格的形式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拼音、释义、出处、用法以及近反义词,便于记忆和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