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浅尝即止是什么意思】“浅尝即止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对某件事物或某个领域只进行表面的了解,没有深入探究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学习、研究或做事时缺乏坚持和深度的人。
一、
“浅尝即止”出自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后来演变为“浅尝辄止”,意指只是稍微尝试一下就停止,不深入下去。它强调的是在面对问题或学习新知识时,缺乏持续性和深入性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、科研、工作等场景中,用来提醒人们要深入思考、持续努力,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浅尝即止(或浅尝辄止) |
出处 | 《论语·子张》 |
拼音 | qiǎn cháng jí zhǐ |
释义 | 只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,不深入探究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学习、工作或研究中缺乏坚持和深度的行为。 |
近义词 | 浮光掠影、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 |
反义词 | 深入钻研、锲而不舍、持之以恒 |
使用场景 | 教育、科研、工作、生活等场合中,用于指出不够深入的态度。 |
例子 | 他对于编程只是浅尝即止,没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浅尝即止”虽然表面上看是一种轻松的态度,但在实际生活中,这种态度往往会导致知识或技能的停滞不前。真正的成长和进步,往往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深入的探索。因此,在学习和工作中,我们应避免“浅尝即止”,而应追求“深钻细究”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“浅尝即止”的含义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