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磬竹难书的意思】“磬竹难书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事情极其严重,罪行非常多,连用尽竹简都写不完。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罪恶行为极其严重,无法用文字完全记录下来。
该成语出自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今不诛,后必为祸。虽欲悔之,其何及乎!此诚不可不深图而熟虑也。若以天下之大,而不能容一夫,岂不哀哉!……是故君子之于物也,有所不取;于人也,有所不与。是以圣人不责人之过,而贵其有善。然则今者,虽欲求其功,亦不可得矣。盖闻古之贤人,其德如水,其行如山,其言如钟,其志如磐。故曰:‘磬竹难书’。”
“磬竹难书”原意是指用磬(古代打击乐器)和竹简来记录罪行,也无法写完,比喻罪行极多,难以尽数。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某些人的罪恶行为极其严重,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。
表格说明:
词语 | 磬竹难书 |
拼音 | qìng zhú nán shū |
出处 | 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 |
释义 | 形容罪行极多,难以全部记载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形容罪行严重 |
近义词 | 数不胜数、罄竹难书 |
反义词 | 微不足道、寥寥无几 |
例子 | 他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,最终被判处重刑。 |
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形式,可以更清晰地了解“磬竹难书”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。在实际写作中,合理运用此类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