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4米绳子对折3次三年级解题】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,常常会遇到一些与“对折”相关的题目。这类题目虽然看似简单,但需要学生理解“对折”的含义以及每次对折后绳子长度的变化规律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一个典型的题目:“4米绳子对折3次,最后有多长?”
一、题目解析
题目是:一根4米长的绳子,对折3次后,绳子有多长?
要解答这个问题,首先要明确什么是“对折”。对折一次,就是把绳子从中间对折,使得绳子的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;对折两次,就是再将已经对折过一次的绳子再次对折,长度再减半;以此类推。
因此,每对折一次,绳子的长度都会变成原来的 1/2。
二、解题步骤
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计算:
- 初始长度:4米
- 对折1次:4 ÷ 2 = 2米
- 对折2次:2 ÷ 2 = 1米
- 对折3次:1 ÷ 2 = 0.5米
所以,对折3次后,绳子的长度是0.5米。
三、总结表格
对折次数 | 当前绳子长度(米) |
0次 | 4 |
1次 | 2 |
2次 | 1 |
3次 | 0.5 |
四、小结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对折次数越多,绳子的长度越短,每次都是原来的一半。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“分数”和“倍数”的概念,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希望这篇讲解能帮助到正在学习三年级数学的小朋友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