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全诗】“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”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。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造口登高远望时所作,借景抒情,表达了他对北方沦陷区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思。
一、作品背景简述
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,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。他虽有满腔热血,却屡遭排挤,壮志难酬。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写于他被贬江西期间,当时他站在造口(今江西万安县),遥望西北方向的长安,心中感慨万千,写下此词。
二、原文与释义
原文:
> 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
> 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
> 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。
释义:
- “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”:向西北方眺望长安(象征中原故土),只见重重青山阻挡,令人感叹。
- “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”:尽管有高山阻隔,但江水终究向东流去,象征着历史潮流不可阻挡。
- “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”:傍晚时分,我心中充满忧愁,远处山中传来鹧鸪的啼叫,更添凄凉之感。
三、
项目 | 内容 |
词名 | 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 |
作者 | 辛弃疾(南宋) |
创作背景 | 被贬江西期间,登高远望,抒发对中原的思念与国家命运的忧虑 |
核心意象 | “西北望长安”、“青山”、“江水”、“鹧鸪”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北方沦陷区的怀念、对恢复河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|
艺术特色 | 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,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 |
四、情感分析
这首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句,但情感深沉。通过“西北望长安”的动作,表现出词人对故土的眷恋;“可怜无数山”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压抑;“青山遮不住”一句,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描写,也隐含着对历史发展的坚定信念。最后以“山深闻鹧鸪”收尾,营造出一种苍凉、孤寂的氛围,使整首词更具感染力。
五、结语
“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”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情感的写照,也是那个时代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。它让我们看到一位爱国者的深情与执着,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,铭记历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