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千载琵琶作胡语指的是谁】“千载琵琶作胡语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咏怀古迹五首》中的第三首,诗中写道:“画图省识春风面,环佩空归月夜魂。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”这句诗描绘的是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,其中“千载琵琶作胡语”一句,意指王昭君在异域他乡,用琵琶弹奏出带有胡地风情的乐曲,表达她内心的哀怨与思乡之情。
一、
“千载琵琶作胡语”这一诗句,主要描写的是西汉时期的王昭君。她因和亲远嫁匈奴,远离故土,在异国他乡以琵琶抒发心中的忧愁与思念。她的音乐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,也象征着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的交融。因此,“千载琵琶作胡语”实际上指的是王昭君,她是这首诗的核心人物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杜甫《咏怀古迹五首》之三 |
原文句子 | “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” |
所指人物 | 王昭君(西汉时期和亲公主) |
背景 | 汉元帝时期,王昭君自愿和亲匈奴 |
诗句含义 | 王昭君在异乡用琵琶演奏胡地音乐,表达内心怨恨与思乡之情 |
文化意义 | 反映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的交流,以及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|
诗中情感 | 悲凉、哀怨、思乡、无奈 |
三、结语
“千载琵琶作胡语”不仅是对王昭君个人命运的写照,也是对历史变迁与文化融合的一种深刻表达。杜甫通过这一句诗,将王昭君的悲情与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,使整首诗更具历史厚重感和人文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