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苏武简介资料】苏武(公元前140年-公元前60年),字子卿,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、外交家。他因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,始终不屈服于匈奴的威逼利诱,最终得以归汉,成为忠贞不渝的典范人物。他的事迹在《汉书》中有详细记载,后世常以“苏武牧羊”来形容忠诚与坚韧的精神。
一、苏武生平简要总结
苏武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,父亲苏建是西汉名将,兄长苏嘉、苏贤也皆为朝廷官员。他自幼聪慧好学,精通经史,尤擅辞令,因此被汉武帝选中,作为使者出使匈奴,目的是加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外交关系。
然而,苏武出使期间,匈奴内部发生政变,单于欲迫使苏武投降,多次劝降未果。苏武被流放至北海(今贝加尔湖)牧羊,生活极其艰苦,但他始终坚守气节,拒绝背叛国家。十九年后,汉朝与匈奴和亲,苏武才得以返回长安,受到汉昭帝的隆重接见,并被封为典属国,负责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。
二、苏武主要事迹一览表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苏武 |
字 | 子卿 |
出生年份 | 公元前140年 |
去世年份 | 公元前60年 |
国籍 | 西汉 |
家庭背景 | 父亲苏建为西汉名将,兄弟皆为朝廷官员 |
主要职务 | 出使匈奴使者、典属国 |
出使时间 | 汉武帝天汉元年(公元前100年) |
被扣留时间 | 十九年(公元前100年—公元前81年) |
主要事迹 | 牧羊十九年,拒绝投降,忠于汉朝 |
后世评价 | 忠贞不屈的象征,被誉为“民族英雄” |
文献记载 | 《汉书·苏武传》 |
三、苏武精神的现实意义
苏武的故事不仅是历史上的传奇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他面对强权不屈服、身处逆境不放弃的精神,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。在现代社会,苏武的形象被广泛用于教育、文学、影视等领域,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。
苏武的事迹提醒我们:真正的忠诚不是一时的冲动,而是在长期考验中的坚持与担当。这种精神,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