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王冕苦学原文及翻译】王冕是元末明初的著名画家、诗人,他自幼家境贫寒,但勤奋好学,最终成为一代大家。他的故事《王冕苦学》常被用作励志典范,讲述他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、终成大器的经历。
一、原文
王冕者,诸暨人。幼贫,父使牧牛。年七岁,入县学,听讲,归辄能诵。母曰:“汝欲学,当自立。”遂辍耕,与邻僧寺寄宿。夜则燃枯柴以读书,手不释卷。后游学于吴,遇危素,得其指教,遂知名。
二、翻译
王冕是浙江诸暨人。小时候家境贫穷,父亲让他去放牛。七岁时,他进入县学听课,回来后就能背诵所学内容。母亲说:“你想学习,就应该自己努力。”于是他停止了放牛,寄住在附近的寺庙里。晚上点燃干柴来读书,从不放下书本。后来他到吴地游学,遇到危素,得到他的指导,于是声名远扬。
三、总结与表格对比
项目 | 内容 |
人物 | 王冕,元末明初著名画家、诗人 |
出身 | 家境贫寒,早年务农 |
学习精神 | 勤奋刻苦,夜以继日,手不释卷 |
成就 | 后来成为著名画家和诗人,声名远扬 |
教育方式 | 自学为主,借助寺庙资源,后遇名师指点 |
精神内涵 | 不畏艰难,志向坚定,坚持学习,终成大器 |
四、启示与意义
《王冕苦学》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告诉我们:无论出身如何,只要心中有志,持之以恒,终能实现自我价值。王冕的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,激励着无数学子在困境中不放弃,努力追求知识与梦想。
结语:
王冕的“苦学”精神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、崇尚奋斗的重要体现。他的经历提醒我们,真正的成功往往始于平凡的努力与坚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