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唾手可得是什么意思】“唾手可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件事情非常容易得到或实现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,也常出现在书面语中,用来强调某种成果或目标的轻松达成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唾手可得 |
拼音 | tuò shǒu kě dé |
释义 | 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得到或实现,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皆知唾手可得,而不知其难也。”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书面语 |
近义词 | 轻而易举、易如反掌、触手可及 |
反义词 | 难以企及、望尘莫及、千辛万苦 |
二、成语解析
“唾手”指的是用嘴吐口水的动作,本意是轻而易举地完成某事。而“可得”则是可以得到的意思。结合起来,“唾手可得”形象地表达了获取某物或达成某个目标的便捷性。
在实际使用中,这个成语往往带有一种轻微的讽刺意味,暗示某些人过于自信或低估了事情的难度。例如:
- “这个项目看起来唾手可得,但其实风险很大。”
- “他以为升职是唾手可得的事,结果却因能力不足被拒绝。”
三、常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工作/学习 | “只要认真准备,考试就能唾手可得。” |
生活经验 | “生活中的幸福有时候是唾手可得的,只是我们常常忽略。” |
商业投资 | “这个投资项目看似唾手可得,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风险。” |
四、总结
“唾手可得”是一个简洁有力的成语,用来形容事情容易实现。虽然它听起来令人鼓舞,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理性看待,避免盲目乐观。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丰富。
结语:
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,更是文化与智慧的结晶。“唾手可得”提醒我们,在追求目标时既要看到可能性,也要保持谨慎与务实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