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翼点】“翼点”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解剖学概念,尤其在神经外科和颅脑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。它位于头部的侧面,是颅骨的一个关键区域,常被用作开颅手术的入路选择。了解翼点的结构和功能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。
一、
翼点(Sphenofrontal suture 或者称为 Temporal Fossa)是头骨中一个特殊的解剖区域,位于额骨、顶骨与颞骨交汇处。它是一个天然的薄弱区,也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入路之一。翼点区域包含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结构,因此在进行相关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这些组织。
翼点手术(如翼点入路)常用于治疗大脑前部、侧脑室、基底节区等部位的病变,如动脉瘤、肿瘤等。该入路具有创伤小、视野清晰、恢复快等优点,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翼点 |
英文名称 | Sphenofrontal suture / Temporal Fossa |
解剖位置 | 额骨、顶骨与颞骨交汇处,位于头部侧面 |
主要结构 | 颞浅动脉、颧颞缝、蝶骨大翼、眶上裂等 |
临床意义 | 神经外科常用手术入路,用于治疗大脑前部及侧脑室病变 |
手术方式 | 翼点入路(Pterional approach) |
优点 | 创伤小、视野好、恢复快 |
注意事项 | 需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,如颞浅动脉、面神经等 |
常见用途 | 动脉瘤夹闭、脑肿瘤切除、脑积水引流等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翼点不仅是解剖学上的一个重要区域,更是在现代神经外科中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关键结构。了解翼点的相关知识,有助于医生在手术中做出更精准的决策,提高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