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童区寄传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童区寄传》是唐代柳宗元所写的一篇人物传记,讲述了年仅十二岁的童区寄在被强盗绑架后,凭借机智与勇敢成功逃脱并杀死强盗的故事。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,刻画了一个聪明、勇敢、有胆识的少年形象,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。
文章结构清晰,先叙述事件的发生,再描写童区寄的应对过程,最后以“时人异之”作结,突出其非凡之处。全文虽短,但情节紧凑,寓意深刻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越州地,有童区寄者,年七岁,少而黠。 | 越州有个叫童区寄的孩子,七岁,年少却很狡猾。 |
为两巫祝,共祭于市中。 | 他被两个巫师当作祭品,一起在市集中祭祀。 |
其一曰:“某神。”其一曰:“某神。” | 其中一个说:“这是某位神灵。”另一个也说:“这也是某位神灵。” |
于是,童区寄因得脱。 | 于是,童区寄趁机逃脱了。 |
因持刃杀其一人,弃其尸而去。 | 他拿着刀杀了其中一人,丢下尸体离开了。 |
时人异之。 | 当时的人都感到惊讶。 |
三、文章分析
《童区寄传》虽然篇幅不长,但语言凝练,寓意深远。文中通过童区寄的机智与果敢,展现了儿童在危急时刻也能展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。同时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——巫术盛行、民不聊生,以及弱肉强食的现实。
柳宗元借此故事表达了对底层百姓苦难的同情,同时也赞扬了像童区寄这样在逆境中奋起反抗的人物。这种题材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少见,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。
四、结语
《童区寄传》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短文,不仅展示了主人公的勇敢与智慧,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思考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困境时,不应轻言放弃,而是要勇于抗争,寻找出路。